最近在回看生财有术的精华内容,发现真的是一个宝藏,价值巨大,发几段你们感受下。
(友情提示,每一段都是独立的,内容比较零散,但都很干,建议收藏)
核心就是把自己想象成用户,可能在什么地方出现,就去这些地方。然后看他们需要什么,给一半,留一半,剩下的一半到你这来取。
分享一个SEO小案例:三年前自己做了一个英文小站,主题是某新品种宠物狗,Google搜索量极大,相关页面只有不到10万。WP搭建起来,放十篇文章,做几十条外链,总成本不到$500,年回报近百倍。
说个方向,商旅信息不对称的套利空间极大。 简单说就是,订机票,订酒店,你以为竞争白热化没有利润了, 很多中介要靠骗退款率赚钱,其实不是,还是有非常多可操作空间的。
手动给自己P了一个,发朋友圈引来一堆人询问怎么加V,于是他开始手动帮大家P头像,大约一周时间病毒传播,自己开通了十几个微信个人号纯手工帮大家P了几万个头像,然后才想到可以找技术外包开发程序。结果:花了2000元找外包开发了一个小脚本,并开通一个订阅号,所有人必须关注订阅号并且再添加一个微信个人账号才能获取自动P图使用权。 没过几天就攒300w+粉丝,以及近似规模的个人账号好友。变现:直接卖了所有个人号给微商大佬,当年每个好友值4-5块,留下几百万创业资金和几百万的微信大号继续创业。后面陆陆续续做的一些小工具全部围绕微商群体,据他所说这群人在工具层面的付费能力极强,目前大概资产5kw,3辆豪车。
这个网站是一个表情包领域的维基百科,告诉你每个表情具体什么意思。产品设计上没有任何难度,大多数程序员都能很容易搞定。 目前这个网站月流量1200万,用Google Adsense作为盈利方式,按照1000个访问1美元收入来估算,这个网站月收入1.2万美元,上线之后边际成本为0。
这是一个价值几十倍门票钱的信息。
几乎每个人都有证件照的需求, 但绝大多数照相馆都不会给你电子版,这就衍生出来一个需求:
自动生成证件照。 App Store上,搜证件照,排名第一的APP付费6元,光点评就有5439份,更不用说下载量了。小程序上,目前还没看到类似的应用, 有信心的说, 谁先做出来推广出去, 谁就有很大的机会赚到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门票钱。
帮你把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流(主要是照片),免费一键排版成电子书,通过100-200客单价的纸质书获取高额利润。其中心书的流水在2000w左右,利润大概4-5成,主要做微信书,通过一个个人微信号添加好友后,启用爬虫,一分钟就可以出排版,技术门槛不高,但拼细节。
要注意一下问题,什么叫赚钱,什么叫值钱,赚钱的话,能够赚多久,值钱的话,大概啥时候可以赚钱,大概得预期是多少。
特别是看到别人的博客装的主题很好的时候,想知道别人装的什么主题。 这就像对于女生,看到别的女生身上的衣服很漂亮, 很想知道是什么牌子,什么款式。 以上为需求和痛点。 衍生出来解决这个需求的产品是主题探测器。只要将你看到的博客的任意一篇文章的链接放到探测器里面去,就可以查到这个博客装的是什么主题,什么版本的,主题网址是什么。 看下具体案例:
Google搜索wordpress theme detector,
排名第一的网站:流量月67万,日均2万多。 搜索和直接引流各一半。盈利方式是推荐主题和主机获得佣金, 类似于淘宝客,很多主题网站会提供非常高的佣金比例。
我做了一个wordpress的博客,整理了大量的黑帽软件破解版还培训的PDF版本,同时设置会员系统+paypal收款接口.付费会员才可以查看下载链接,月费会员30美元一个月,年费90美元
一个赚钱的网站就此诞生,当时没做什么宣传,纯做SEO,最好的时候一个月站200多会员续费.
酒店集团,航空里程,联名信用卡,这三样组合起来,无数套利空间。 会玩的一年薅上千万,已经很多案例了。
你所以为的真的是你所以为的么?创业也好,投资也好,最痛苦最无奈无奈的地方就是你所深信的,最后并非如你所愿。一个市场越有效,他的填平速度越快,创业投资者就越容易在赚钱-开始赚不到钱-开始盈亏平衡-开始亏钱-找新的项目的循环中不断进行。一个有效市场的结果会带来什么,赢家通吃。
你可能不屑去做但是非常赚钱的事 就是微信祝福 用互联网人不能接受的乡村审美来制作的表情包和公众号 满足中国上亿中老年人互相送祝福的刚需 以前一个号传统节日祝福 曾经排进微信总榜第二 年收入你一定想不到。
当看到一个机会的时候,除了看懂产品有潜力,知道行业有前途,明白自己的优劣势和定位,最后还要能想清楚怎么在这个机会中套利和最大化,并迅速执行到位,这样才算真正达到目的。否则就算一开始跑在前面,也不过是给后来者做铺路石。没有利润支撑的商业行为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是脆弱的,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抓住流量红利的三个关键要素
1. 赚钱的欲望,这是原始动力。
2. 敏锐度,大量的信息输入与挖掘能力。
3. 执行力,精益测试与规模化、自动化。
每个人生活中最好的机会,几乎都出现在那些你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真正把事情做起来的人,考虑的问题的过程其实是这样,这件事我一定要做,缺什么东西我去想办法去争取。而什么做不起来的人,永远在等待时机成熟。
Google上搜索privacy policy 会出现关键词提示,privacy policy generator, 点开排名第一的网站freeprivacypolicy.com,这个网站提供标准化的模版生成服务,在此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 并且通过免费服务获得到站长的邮箱之后,后续可以做邮件营销推广主机等服务。
今天看到第一张图这样的明星朋友圈,想着是不是有一些微信朋友圈生成器?app store上搜索了下,果然有,20元去水印,但现在的几个app用户体验都不是很好。如果自定义的功能更强一点,或者app可以根据热点提供模版,基于当下热点一键生成模版,用户只要补充其想加的广告信息,而不用用户自己去填写很多内容,可能会有不错的机会。
每天有几万的查违章流量如何变现,今天有空来仔细回答下这个问题, 希望能给一些参考。
核心思路:根据流量的上下游路径以及流量特点设计变现方式, 下面是我思考到的14种变现方式。
美国网赚圈子里比较有名大牛 Jeremy Schomaker 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他的网站和Blog 干货还很多,有空再仔细研究,先分享一部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纵观他的路径,门槛是很高的,第一步搞出一个有2000万访问量的网站就很难,但他的其它思路也值得借鉴。
1,总是寻求新机会,不停寻找更好的利润点
2,不停优化,不管是定价策略,还是流量优化,都做了很多研究
3,不停卖卖卖,并不把自己局限在一个途径上,开出新业务,很快就变现了。
很多东西在尝试之前,看到博客,看到别人赚钱怎么怎么厉害,非常兴奋。自己去干的时候,其实是并不是那么美好。几天的功夫可能就纯粹证明了这个方法在这个方面可能不适合。所以,要尽快找到合适自己方向的方法,然后下猛药,活力全开。方法不要 多,往往绝招就是那么一两个。关键的是尽快找到那个适合你自己方向的招数。
sixQuarks : 每周工作2小时,每年500k美金的收入,作者并未透露自己的行业和所做的项目,但是给出了一些建议:深入研究一个行业,并用10年时间成为该领域内的专家,深入总结该领域的一些概念、经验、策略、技术,免费发布吸引用户,推荐垂直领域的在线服务,然后要做的就是每周花2小时总结行业内最新进展。与直觉不同,作者推荐进入充分竞争的行业,在充分竞争的行业去寻找细分市场,把握住细分市场然后再进行拓展。
股市投资逻辑:先把元认知的问题理清,之后再对照自身的特质(资金量、风险偏好、周期倾向)确定打法,最后一步才是确定标的股,不能本末倒置。
“其实人生哪有什么所谓错过的机会。既然错过了那就不是你的。要么钱没准备好,要么思想不到位,要么心态不成熟。真的想清楚了,就别bb立刻行动。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纵情向前。”
运营的本质是什么
1,人流 2,留人
我想说的是,除了上述两点,没有了!
在一个阶段性涌现的、靠韭菜指数级增长来支撑的投机浪潮中,花10w块钱买一个上市当天翻到400w的机会,同时承担一定概率10w资产归零的风险,有没有吸引力?
假如过去数据来看,归零概率小于20%呢?
那么把10w拆成5份买5个项目如何?
“踩在时代的前列腺上思考问题”真是件有趣的事
单枪匹马,你可以闯出一番天地,
but it takes time。搞niche站也是如此。前面说到,优质内容和用户体验是关键,但是创建优质内容真的很耗时,我的经验,你几乎不可能一周写出三四篇高质英语文章,如果能,那质量绝对很一般,记得读过一个国外知名博主的文章,大概意思是If your article only takes two hours to complete, that’s probabaly why nobody reads. If it’s five hours, that’s probably why people don’t feel excited or appreciated.
快速找到真实需求的一个方法:翻App Store榜单, 从上到下找评价不太好的应用,然后将其复制到其他语言模式去,因为这些需求已经确认,模式已经走通, 只需要改动一些新的变量,就可以很快的盈利, 比如改变语言变量,改变渠道变量等;
分析竞品做产品差异化极其重要, 比如猎豹清理大师做的那么好, 海量用户, 我觉得再做清理软件也是有起量的可能的, 一个原因是清理工具软件一直是需求, 有很多量大的app同时存在,说明需求一直巨大, 另外clean master 现在功能很多, 广告也不少, 有时候我用着还有卡顿的现象, 这时候我们做一个极其精简的软件, 大小限制在5M甚至更小, 没广告, 我觉得慢慢做还是有机会的,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 正要开始实践
1,微信群裂变是以社群去承载用户,社群里的互动是最核心的因素,在大家都用机器人去裂变的时候我们选择人工,这样用户才能感觉到这是个有温度的活动,转发率45%以上。(有数据支撑)
2,一个好的选题是要经过几十个几百个选题去测试出来的(没有谁能每次都爆发增长)
3,处理用户消息要及时到不能超过两分钟(严格要求)
4,从启动开始,每个群必须保证有5个以上的成员去处理用户消息和严格审核报名海报。
5,不合格的用户必须踢出群聊。
6,启动一定要分两次,越快的时候越加启动量。
7,多去研究你看到每一张做社群裂变的海报。
时刻记着:同行才是最好的老师,记得,他们都有一个情怀,要做品牌,所以他们就有品牌词,所以就用品牌词去搜索他们的任何一切流量入口信息。
有一个澳大利亚人做了一个网站,专门提供查询中国公司信用的服务,每个月流量7万多,如果UV是2万,转化率为2%,一个月也能转化400个订单,平均客单价200美元,一个月收入就是8万美元。
我们是从事电商外包的服务商,一开始线上寻找客户的时候基本是逛各种电商圈、论坛、QQ群里寻找潜在客户。但是经常是竹篮子打水——没事找刺激。之后利用招聘网站上各个公司的招聘信息例如:客服、运营等职位,包含公司名,联系方式信息利用爬虫爬下来。没有联系方式的利用企查查获取,最后交由客服电话联系客户推荐相关外包产品或导入通讯录添加微信好友 ,也就有了一批有需求高潜在的客户群。
新手总是把 media buy想的过于简单,想着spy一个 offer,知道他的流量来源,扒个 landingpage,自己买些流量一跑,第二天就可以等着数钱了。像打了鸡血一样辛辛苦苦整理资料设置Campaign,第二天发现 Oh My god怎么一个转化都没有。为什么别人可以成功,我每次都失败,为什么有的人看了各种大牛教程三个月都跑不贏一个 campaign。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没有做到极致,你做的99%的人都在做,但 Media buy是1%成功者的游戏
做生意,无非是在各种需求与供给的对接中,找到一种足够好的获取利润的模式。可以是资源变现,可以是中介抽成,可以是金融。
接着,你要把这个模式标准化、持续化、规模化,变成一个自动运行的“盈利闭环程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分配利益、整合资源和人力,打通上下游。
为了保证流程的安全稳定,你建立公司、签订协议。
为了长远保持对盈利系统的掌控和系统有效,你构筑壁垒,把持核心资源以建立对各个整合点的控制能力和议价能力,保持各个资源点的分散和不对称,你要找到最稀缺的可以称之为壁垒的东西,筑得足够高。精准获客,供给丰富,议价能力……
你苦心孤诣,仍然无法阻止时代的变迁和竞争者的蜂拥而至,这些都会使一个很赚钱的模式变得不赚钱。你只能踩对一到两个周期,并且明白最终公司都会走向衰落。
这就是人生苦恼的西西弗斯。
使用付费流量,设置追踪工具的时候有个痛点就是每个流量平台的 tokens都不一样,需要我们自己查找,很多平台的 tokes都不明显,需要到教程博客或帮助文档里面找,有时还不一定能找到,需要联系客服问非常麻烦。自己到 google里搜索还怕信息是旧的不准确,这样一个痛点就衍生出下面这个成功的网站trackingtokens.com
历史上的今天: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晓兔个人博客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亦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于2022-07-16 at 10:14 板凳
最好的赚钱方式还是按照自己的能力与资源来考虑的!~~
发表于2021-10-24 at 10:51 沙发
做生意,无非是在各种需求与供给的对接中,找到一种足够好的获取利润的模式。可以是资源变现,可以是中介抽成,可以是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