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卢松松博客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作者被大数据坑的两次亲身经历,晓兔看完后也是深有体会。
此前,我在某APP上查询机票价格,第一天查完后没下单,第二天再去查,发现涨价了!一开始以为是正常现象,毕竟机票价格肯定是越临近出发日越贵。可恰好有同行的朋友,也去查了一下价格,发现机票价格比我的要低几十元,一对比发现还是昨天的价格没变。晓兔多留了个心眼,尝试用自己的小号查询了一下,果真是前一天的价格。后来经过几次尝试发现,很多价格波动比较频繁的地方,比如订机票,订酒店等,如果你多次用同一帐号查询,价格很可能一次比一次高。
所谓大数据运算系统,很多时候就是个心机婊,让它太了解你不见得是件好事!你多查询几次相关信息,它就会知道你差不多哪天要去哪里旅游,要订什么样的房间,要买什么样的票了,然后悄悄做点小手脚,也是神不知鬼不觉的。
我们来看下那位作者遭遇的经历:
“经常通过某旅行网站订一个出差常住的酒店,长年价格在380-400元左右;前几天在该旅行网站用差不多的价格又住这个酒店,办入住时好奇的问了一下前台现在酒店的价格,她说现在是旅游的淡季,价格很低,差不多300元左右。我让朋友用他自己的账号查了一下,果然是300,然后我自己用本人的账号去查,还是380。我打电话问客服人员,接线员告诉我,可能是我缓存的问题……我忍住没骂人,告诉他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会起诉他们欺诈。最后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免了这间房的房费。”
他的另一个例子是使用打车软件,一开始被通知免费升级到商务车,确实免费了几次,但之后的全都是悄悄收费了,如果不留心的话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莫名被额外消费了这么多。晓兔觉得从这一点上来说,抛开大数据不讲,移动在这方面可是鼻祖!
相信大家都会收到不少免费升级套餐,免费赠送流量的短信,会告诉你送你几个月的流量,完全免费,到期后如果不需要使用了,可以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客服终止服务。然而几个月后,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个事?如果没有收到到期通知短信的话,那么很多人就会被悄无声息地拉入到收费阶段,有的人可能大半年后才会发现怎么什么时候莫名其妙多了这么个增值服务。
晓兔要在这里提醒大家,碰到这种情况,投诉到底!尤其是,到期前没有发提醒通知短信的!客服不会跟你多解释,会直接帮你免掉多收的费用,因为这种事他们见多了,他们也知道是自己不对。只要用户没投诉,就开开心心宰,投诉了,就退钱解决问题。反正被蒙在鼓里的小傻瓜多到数不过来。
发表于2019-04-12 at 09:31 地板
?!还有这种事
发表于2018-01-05 at 11:50 板凳
十分有可能,问题是我们这些技术宅都这样了,更何况那些小小白门,更是一塌糊涂啊
发表于2018-01-03 at 05:56 沙发
早起的虫儿有鸟吃